为残疾人兴办民宿送“金点子” 这个创业培训班“干货满满” 二维码
61
9月13日,2024年重庆市残疾人创业培训班(乡村振兴民宿产业专场)结业。来自重庆各区县的60余名残疾人经过5天时间的培训,学到了实用的创业知识和经验,期待在农家乐、民宿赛道上大展拳脚。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支持残疾人创业,不仅是帮助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也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和重庆市两级层面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均强调,要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为提升我市残疾人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扶持城乡残疾人参与乡村富民产业,通过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重庆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联合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举办了此次培训班。
培训期间,由重庆市委党校、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市文化旅游委、市残联、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等单位推荐的相关领域专家和实战型企业家,为来自重庆各区县的60余名残疾人授课。授课内容,主要涉及“三农”政策与经济形势、农村经济合作社创业扶持辅导、重庆民宿产业审批与服务、残疾人创业者个人素质提升、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商等方面。此外,学员们还到长寿区清迈良园实地研学,学习“农业+旅游+服务业+商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索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 在培训总结会上,残疾人学员纷纷表示,一周的培训和创业交流非常充实,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市场意识和政策认知水平,对于自己创业大有裨益。 “我开了一家集垂钓、观光、旅游等业态于一体的民宿。过去,因经营管理经验不足、营销推广手段落后,我的民宿生意很一般。不知道如何去引流、让民宿生意火爆起来。而这次培训,正好解决了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来自长寿区的残疾人龚家康说。 龚家康表示,培训期间,授课老师结合案例,围绕选址、设计、服务、管理、营销推广等开办民宿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指导,让他茅塞顿开。尤其是对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营销推广,自己学到很多,回去后一定要尝试一下。 “我们残疾人文化水平不算高、很多知识欠缺,特别希望政府部门多组织开展一些培训活动,让我们学到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来自渝中区的残疾人创业者李海蓉说,通过此次培训,她不仅学到了如何创新商业模式、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数字化转型、防范合同风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还学到了如何利用自媒体进行营销推广。这让她对未来企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文章分类:
会务工作
|